聚力体育官网/普通输送带
“大国工匠”王曙群分享扎根航天一线攻坚克难的感悟 “不走捷径才是最大的捷径”
昨天,大国工匠王曙群先进事迹报告会暨2023年上海工匠选树命名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
在现场,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大国工匠”王曙群向新命名的“上海工匠”们,分享了自己扎根航天事业一线,一路攻坚克难的故事和感悟。
2023年12月19日,王曙群获得何梁何利基金会颁发的“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这是该奖设立29年来,首次颁给一线技术工人。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飞行器在太空实现了“太空之吻”,我国就此变成全球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它们的对接机构就是由王曙群带领的团队亲手装调的。
王曙群是研制队伍中的一员。当时没有参考资料,研制中遇到很多困难。试验中,分离姿态与设计的基本要求产生了严重偏差。经过一年多对数万个零部件、上万米导线多万个数据中,王曙群发现是控制锁钢丝绳的张力变化导致了锁的不同步,于是迅速提出方案,使同步稳定性数据从最初的3次提高至50次以上,远超20次的设计要求。
那次,他悟出一个道理:“对问题的探索没有捷径,有时不走捷径才是最大的捷径。”
航天产品的管路就如同血管对人体一样重要,直接影响航天产品的质量和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在对接机构研制初期,导管一次合格率仅为20%,管路多余物清洗一次合格率为77%。
作为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王曙群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两个制约研制周期进度、总装质量可靠性的卡脖子问题。经反复试验对比,王曙群和团队将熔焊改为钎焊,对接焊改为插入焊,最终找到了最佳工艺参数。同时,通过数百次的清洗方案和工艺流程改进,他们优化了清洗技术路径,确保了清洗剂完全挥发。
这一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曙群也成为上海航天首名获此殊荣的高技能人才。
“科研的本质就是在实践中察觉缺陷,在坚持和创新中处理问题。”一路爬坡过坎,让王曙群感受到,产业工人不仅能做加工制造的“体力活”,也可以参与科研创新的“脑力劳动”。
刚刚当选“上海工匠”的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技术发展处与工艺处副处长刘霞,也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和王曙群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和王曙群老师聊天,他说他天天都会第一时间关心远在月球上的‘玉兔’,小兔子是否健康、能量充不充足、休眠后何时醒等。”刘霞说,那一刻,她感到常人眼里的普通产品,在王曙群心中是有生命的。
刘霞认为,这就是追梦者的航天情怀,也体现了王曙群对航天事业炽热的爱。在这位前辈身上,她学到了要强技能建功之志,以对岗位能力的极致追求,与工匠精神同向同行。
正是王曙群对于航天事业的热爱和投入,激发了不服输的刘霞,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她最终成了“上海工匠”。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对接机构总装组技工夏巧伟是王曙群的徒弟,在师父的带教下,他已成为团队中的中坚力量。
他记得有一次团队对月球车进行通宵排故,到了后半夜,有的年轻人坚持不住就去打了个盹,但王曙群始终在现场盯着。“夜以继日地工作,说实话当时我是有怨言的,但当我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看着自己倾注了三年时间和心血的产品在隆隆的声响中飞向茫茫太空,并传回在月球表面的第一张照片,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也从此爱上了航天这份事业。”夏巧伟说。
在王曙群的言传身教下,夏巧伟在2017年被评为技师;2019年获评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2022年被授权了五项专利;2023年获评中国职工技术协会职工创新成果特等奖。
如今,夏巧伟也有了自己的徒弟,他更能明白师父的苦心,也像师父一样,倾心帮带,希望年轻人快快成长,让祖国的航天事业能够薪火相传。
会上命名了100名2023年“上海工匠”。其中,烟花技师、标本制作、游戏美术设计师等工种首次出现在“上海工匠”名单上。
自2016年开始,上海市总工会启动“上海工匠千人选树计划”,诞生了7批共计683名“上海工匠”。
记者获悉,新命名的2023年“上海工匠”,涉及上海三大新兴起的产业(集成电路、AI和生物医药)的有51人。
从整体上看,100名2023年“上海工匠”呈现出学历高、技能等级高、岗位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等特点。学历上,本科及以上共80名,其中博士22名。在技能技术水平方面,高级技师33人、技师7人、高级工3人,高级职称65人、中级职称14人。岗位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上,75人拥有专利,共拥有各项专利2746项,较去年增加1400余项。
新命名的“上海工匠”中,包括全国劳模2人,上海市劳模11人,部级劳模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30人。
- 上一篇: 华勤橡胶_华勤
- 下一篇: 十五五规划怎么样解读、宏观经济趋势怎样研判?这场高规格大会即将给出答案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