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案例

扎根应用:走近“巴斯德象限”

更新时间:2023-08-24 01:04:18 更新来源:合作案例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去国外读书,跟导师申请要作基础研究,导师却告诉我:我们的研究工作都是要聚焦于应用研究的,要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周翔说,“回国工作这么多年以来,我发现在我们这样的领域通过实践察觉缺陷,再反过来作基础研究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

  周翔的一席话,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著名学者司托克斯(D.E.Stokes)不谋而合,后者在《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一书中曾经写下这样的话:“冷战结束后,慢慢的变多的基础研究贴近应用,慢慢的变多的应用引起了基础研究。”在此书中,司托克斯教授从历史、现实和理论的观点讨论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强调了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这句话正是他所提出的“巴斯德象限”的重要内涵。

  周翔作为我国印染专业唯一的院士,主持研究开发的超低甲醛DP整理剂和整理工艺,使织物整理后甲醛释放量减少至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在提高织物弹性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织物强力;主持研究开发的涤纶阻燃整理剂,能使工厂在不增添设备、工序、能耗和废水治理负担的条件下,得到出众阻燃效果并且效果耐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她的研究成果为技术基础创办的企业已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应该说,这些成果都是建立在基础理论取得突破的基础上的。”周翔说,她的研究小组既有应用研究的力量,也有理论研究的方向。在周翔的眼里,找规律是最重要的,“长期盯住一个方向,把基本规律深入地摸清楚,才能考虑应用研究;而应用实践则要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交给基础研究去解答”。

  出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不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陈凯先,在医药化学基础研究领域成就斐然。作为国家药物开发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在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方向的转化上同样不遗余力。他曾针对上海的新药研发形势为政府作过战略分析:上海有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力量,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连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但是在发展势头和内在活力等方面,都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上海生物医药的产业优势并不明显”。这显然与上海所拥有的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力量不成正比。“如何把生物医药的研发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形成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强大的城市综合竞争力?”陈凯先认为,这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应该思考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这是一道很难解答的问题。对于许多学科提出的类似问题,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科委主任李逸平博士长期以来也在探索。最近他指出,上海市科委在基础研究层面要积极关注和争取能够攀登科技制高点,同时要考虑和关注经济增长点。他说:“这是科委工作的基本方针,两方面都要抓出实效来。”据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有关人士介绍,在该思想的指引下,该处正在积极探索设立一类人才计划,同时支持来自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两个不同团队,来一同承担这类任务,从中不断探索新的机制,以增强和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互动。

  其实,上海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成绩已经初现端倪。在不久前揭晓的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由上海市牵头和合作完成的42个项目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3类大奖。尤为让人惊喜的是,上海继去年在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有关奖项中榜上有名之后,今年再一次有5个项目获奖,弥补了上海市曾在此奖项上长期空缺的遗憾。国家技术发明奖尤其注重技术创新之后在实际应用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它包含了从基础研究到最后“研以致用”的整个过程。

  上海市委市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为自主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国际上常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上海的这一数据近年来呈不断爬升之势:2003年2.06%,2004年2.29%,2005年2.34%,2006年2.51%。

  在自主创新的舞台上,公司开始扮演“主角”,“剧本”则由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拟定。让我们一起看看去年上海出台的一系列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

  去年3月31日,描绘未来15年创新蓝图的《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正式公布,明白准确地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两个月后,被沪上科技界亲切地称作“创新三十六计”的《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简称“36条”)出台,力求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几乎每一条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凸显政府推动自主创新的魄力与决心。

  “这些纲要和政策在全局与细节上都充分体现了上海市政府在提升城市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上以应用为导向的坚定思路。”

  许多专家学者对此信心涌动,他们不约而同地建议,要逐步处理好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前者投资“未来”,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后者关乎国计民生,能有效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瓶颈制约。两者之间平衡了,将使上海的创新体系更完善,迸发更多创新活力。

  “重科研、轻产业”的时代日渐远去。在2006年国家科技奖励中获得的丰收只是吹响了前进的号角。慢慢的变多类似周翔院士的实践将证明,上海正逐步走近巴斯德象限,走向一个技术创新有赖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发展再支持技术创新的崭新时代。

  上海科技界的专家和政府主管部门,正在不懈努力,打造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城市发展“双翼”,助跑上海的创新型城市建设。

电话:191-5371-9575
立即咨询>>

鲁公网安备 鲁ICP备2021027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