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采
孙科一生养育六个子女晚年夸赞被抛弃三十年的女儿:穗芳最孝顺
1937年的一个深秋,年仅两岁的孙穗芳站在上海家中的窗前,目送着父亲孙科的背影渐行渐远。这一别,竟是整整三十年。作为民国政坛重要人物孙科的私生女,她的童年伴随着继父的虐待、母亲的冷漠,以及对亲生父亲无尽的思念度过。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孙科晚年评价自己的六个子女时,却独独对这个被他抛弃三十年的女儿赞不绝口。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曲折动人的故事?父女二人经历了什么样的情感转变?
1935年,孙穗芳出生在上海一个富裕家庭。她的母亲严蔼娟出身商贾之家,是当时上海滩有名的交际花。父亲孙科则是民国政坛上的重要人物,孙中山的独子。这个身份本该让孙穗芳从小就享受优渥的生活,但命运弄人,她的出生就笼罩在父母感情破裂的阴影之下。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年仅两岁的孙穗芳亲眼目睹父亲离去的背影。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孙科匆匆离开上海,留下严蔼娟母女相依为命。失去经济来源的严蔼娟,在1938年改嫁给了一位上海商人。从此,孙穗芳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继父对这个"拖油瓶"格外苛刻。在孙穗芳稚嫩的记忆中,继父总是以很多理由对她拳打脚踢。一次因为她够不着柜台上的打火机,继父就对这个刚会走路的幼童大打出手。这样的暴力事件在孙穗芳的童年时期频繁发生。
1940年,母亲为继父生下一对双胞胎后,孙穗芳的处境更加艰难。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这个"外人的女儿"更加失去了家庭的关爱。每当继父对双胞胎百般疼爱时,孙穗芳只能躲在角落里默默垂泪。
让孙穗芳更加痛心的是母亲的态度。每当继父对她施暴时,严蔼娟总是选择沉默。这种冷漠的旁观,给年幼的孙穗芳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母亲唯一记挂的,似乎只有不断向孙科索要抚养费。
1944年,9岁的孙穗芳开始就读上海世界小学。学校生活成为她逃避家庭阴影的避风港。她在学习上表现出色,尤其热爱音乐。得知这一情况后,远在重庆的孙科破天荒地为她购置了一架钢琴。这成为了孙穗芳童年时期唯一的慰藉,也是父亲存在的唯一证明。
战争的阴云笼罩下,孙穗芳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1948年,13岁的她随母亲辗转来到台湾。虽然此时与父亲孙科的距离在地理上拉近了,但父女之间依然隔着一道无形的墙。直到1950年,她终于有机会见到祖母卢慕贞,但始终未能见到躲在家中的父亲。
这段被抛弃的岁月里,孙穗芳从始至终保持着对父亲的思念。她经常翻看母亲收藏的那些有关孙科的剪报,默默记下父亲的每一个足迹。她坚信总有一天,父亲会接纳这个被遗忘的女儿。这种期待支撑着她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1967年的台北,一场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孙穗芳的命运。当年春节前夕,孙科在一次社交场合中遇到了严蔼娟的表妹。这位表妹向孙科详细讲述了孙穗芳这些年的遭遇,以及她始终对父亲怀有的敬意。这番话触动了孙科,他决定见一见这个分离三十年的女儿。
这次会面安排在台北市内一家茶馆。当时32岁的孙穗芳身着素雅旗袍,站在茶馆门口等候。71岁的孙科在秘书的陪同下缓步而来。三十年的岁月荏苒,当年抱着她的年轻父亲已然白发苍苍。这对父女相对无言,最终是孙科先开口:"穗芳,这些年辛苦你了。"
重逢后的第一个月,孙科频繁邀请孙穗芳到家中做客。在了解到女儿这些年的经历后,孙科表现出深深的愧疚。他得知孙穗芳在台湾这些年,靠着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大学学业,还自学了英语和日语,在外贸公司担任要职。这些成就让孙科感到欣慰且惭愧。
1968年春节,孙科正式邀请孙穗芳回到位于台北市区的老宅过年。这是她第一次以女儿的身份与父亲共度春节。当时的宅子里住着孙科的第二任妻子陈淑子,以及其他几个兄弟姐妹。面对这个突然回归的姐姐,其他子女起初表现得颇为疏离。
然而,孙穗芳以其谦逊的态度和善解人意的处事方式,很快赢得了继母和兄弟姐妹的认可。她常常帮助继母料理家务,照顾年迈的父亲,陪伴父亲散步,为他读报。每逢节假日,她都会准备精致的礼物送给家中每个成员,从不厚此薄彼。
1969年,孙科因病住院。在整整三个月的住院期间,孙穗芳几乎每天下班后都会到医院照顾父亲。她细心地照料父亲的饮食起居,协助护士更换医疗器械,有时还要替父亲擦拭身体。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孙科深受感动。
不仅如此,孙穗芳还经常在病房里为父亲弹奏钢琴曲。那架昔日父亲送给她的钢琴,见证了她从幼年到成年的成长历程。每当悠扬的琴声响起,病房里的气氛都会变得温馨起来。医院的医护人员常常被这对相认的父女感动,称赞孙穗芳的孝心。
1970年,孙科健康情况有所好转后,特意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加入了一段话:"在我众多子女中,穗芳最为孝顺。她虽然从小未能在我身边长大,却最能体谅父亲。这些年来的照顾,让我深感欣慰。"这段话被刊登在当年的《》上,引起了台湾社会的广泛关注。
1970年代初期,孙科与孙穗芳的父女关系逐渐走向深入。这段时期,孙科每周都会安排固定时间与女儿共处。每个周末的下午,他们会在台北市内的咖啡馆或茶室长谈。这些谈话中,孙科经常向女儿讲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以及与孙中山共同奋斗的往事。
1971年春,孙科特意邀请孙穗芳参加了一场重要的家族聚会。这次聚会汇集了孙氏家族在台湾的主要成员,包括孙科的几位政界好友。在聚会上,孙科首次正式向外界介绍孙穗芳的身份。这个举动表明他已经完全接纳了这个女儿,也显示出他对孙穗芳的信任与重视。
随后的日子里,孙穗芳开始参与到父亲的社交活动中。1972年,她陪同父亲出席了多场重要的公共场合,包括台北市政府举办的春节团拜会和国父纪念馆的纪念活动。在这些场合中,孙穗芳得体的举止和优雅的谈吐,给在场的宾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1973年,孙科的健康情况又出现问题。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家中休养。孙穗芳放弃了企业来提供的外派机会,专心照顾父亲。她每天清晨都会来到父亲家中,为他准备营养早餐,之后才去上班。晚上下班后,她又会立即赶回来,陪父亲吃晚饭,直到入睡才离开。
这段期间,孙穗芳还承担起了整理父亲文稿的工作。孙科有写日记的习惯,积累了大量手稿。孙穗芳利用业余时间,将这些手稿分类整理,并开始着手进行打字誊抄。在整理过程中,她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家书。这些文献后来成为研究民国史的重要史料。
1974年冬天,孙科的身体健康情况有所好转。这时的父女关系已经完全突破了最初的隔阂。每逢节假日,孙穗芳都会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到访。有一次,她特意为父亲找来了一件珍贵的旧照片,那是1935年孙科在南京时的留影。这份礼物让孙科十分感动,他将照片摆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
1975年初,孙科开始向身边的亲友表达对孙穗芳的赞赏。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他公开表示:"穗芳虽然童年时期未能在我身边长大,但她的表现远超我的期望。这些年来,她不仅事业有成,更重要的是从始至终保持着对家族的责任感。"这番话在场的宾客都感到印象深刻。
同年,孙穗芳开始协助父亲处理一些私人事务。她帮助整理家族相册,记录重要的家庭活动,甚至参与到父亲回忆录的编辑工作中。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父女两人的感情更加密切。孙科经常对来访的客人说:"这个女儿,比我想象的要优秀得多。"
1976年初,孙科的健康情况急剧恶化。这一年的春节,他特意要求全家人在家中团聚。在这次聚会上,孙科破例打破了往日的沉默,向家人讲述了自己与孙穗芳相认的经过。他详细回忆了1967年重逢的场景,并坦言这些年来对女儿的亏欠。这番话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春节过后,孙科的病情持续加重。孙穗芳此时已经完全放下工作,专心照顾父亲。她在父亲的卧室旁边设置了一张简易床,每天24小时守候在侧。白天,她负责给父亲擦身、喂药、按摩;夜晚,她守在床边,随时注意父亲的呼吸变化。这种细致的照料,连经验比较丰富的护士都称赞不已。
1976年3月,一个特殊的时刻发生了。当时孙科突然提出要整理个人物品。在整理过程中,他从书房的保险箱中取出一封尘封多年的信件,交给孙穗芳。这封信是1935年他写给严蔼娟的,信中详细记录了当年离开上海时的苦衷。这是他第一次向女儿解释当年离开的原因。
4月,孙科的病情出现短暂好转。这段时间里,他要求将书房的书桌移到卧室,开始口述一些往事,由孙穗芳记录。这些口述内容有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尤其是关于孙中山晚年的一些重要活动。孙穗芳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这些资料后来成为研究民国史的珍贵史料。
5月中旬,孙科的病情再度恶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惦记着要完成一件事。他让秘书取来一份文件,这是一份正式的认亲声明。在这份声明中,他郑重地确认了孙穗芳的身份,并表达了对她的肯定与歉意。这份文件后来被台北地方法院存档。
临终前的几天,孙科几乎没办法说话,但仍然坚持要见其他子女。在这次家庭会面中,他用微弱的声音嘱咐其他子女要像孙穗芳一样孝顺。这是他最后一次在家人面前表达对孙穗芳的认可。
1976年5月26日,孙科在台北寓所安详离世,享年81岁。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孙穗芳始终守候在床边。据当时在场的医护人员回忆,孙科在弥留之际,还用力握住了孙穗芳的手。这个细节被《》记者记录下来,成为父女情深的最后见证。
在孙科的追悼会上,孙穗芳按照父亲生前的要求,穿着素雅的旗袍主持祭奠仪式。她遵照父亲的遗愿,将其珍藏的一些重要文献捐赠给了国史馆。这些文献中包括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1976年夏末,在完成父亲丧礼的一切事宜后,孙穗芳开始着手整理父亲的遗物。在书房里,她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包括孙中山的手稿、书信往来,以及孙科多年来记录的日记和笔记。这些文献涉及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1977年初,孙穗芳与国史馆合作,开始系统整理这些历史文献。她每天在国史馆工作数小时,将文献按年代、主题分类,并对重要文件进行编目。在整理过程中,她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比如1925年孙中山逝世前与各方人士的来往书信,以及孙科在抗战时期的重要决策记录。
1978年,孙穗芳成立了"孙科先生文献整理小组"。这个小组由历史学者、档案专家组成,专门负责整理和研究孙科留下的文献资料。在她的主持下,小组开始编纂《孙科先生文献集》。这项工作持续了近两年时间,最终整理出十二册文献集,成为研究民国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1979年,台北市政府提议在孙科故居设立纪念馆。孙穗芳积极做出响应这一提议,她捐出了父亲的部分遗物,包括生前使用的书桌、毛笔、眼镜等物品。同时,她还提供了大量家族照片和文献复印件,丰富了纪念馆的展览内容。这座纪念馆于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了解孙科生平的重要场所。
1980年代初,孙穗芳开始在各大学和研究机构做专题演讲,分享父亲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贡献。她详细讲述了孙科在抗战时期的外交活动,以及战后在台湾的政治生涯。这些演讲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孙科的历史功绩,也为民国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口述资料。
1982年,孙穗芳参与创办了"中山学术研究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的主要目标是推广孙中山的思想,研究民国历史,并资助相关的学术研究。作为基金会的常务理事,她年年都会组织学术研讨会,邀请海内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1985年,适逢孙科诞辰九十周年,孙穗芳组织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她邀请了父亲生前的故旧、学生齐聚台北,举办了"孙科先生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会上,与会者回忆了孙科在民国时期的重要贡献,探讨了他在政治、外交等领域的历史地位。
1990年代,孙穗芳开始着手编写父亲的传记。她走访了许多父亲的旧友,收集oral history资料,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孙科形象。这本传记最终于1995年出版,获得了台湾史学界的广泛好评。书中不仅记录了孙科的政治生涯,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细节。
在此后的岁月里,孙穗芳继续致力于保存和传播父亲的历史遗产。她定期举办纪念活动,资助相关研究,为台湾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努力使得孙科的历史功绩得到了更广泛的认识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