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采
聚焦 氨纶业日子今年会变好吗?
氨纶如今不再只是传统概念里纺织面料的“味精”,而是大有成为织物“必需品”之势。但摆在氨纶行业眼前的现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供需不匹配,价格低位运行,企业经营压力大……经历了去年的下行行情,氨纶市场今年的行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行业竞争态势会如何?面对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氨纶行业现阶段的发展重点是什么?氨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将从哪几个方面着手,继续“苦练内功”,提升综合竞争力?近日,记者正常采访了国内多家氨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
2024年,氨纶市场供需失衡明显,市场处于下行区间,产品价格和行业景气度都处于历史底部水平,甚至会出现了行业性亏损。受大行情拖累,氨纶企业整体经营压力大,这从上市公司业绩中就能体现出来。
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和新材”)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6000万元-9000万元,同比下降81.98%-72.98%。
泰和新材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2024年,氨纶市场需求虽有增长,但供需失衡,行业库存水平居高不下,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氨纶价格全年呈单边下行走势,多数氨纶企业亏损明显,业绩同比严重下滑。虽然公司全年氨纶销量同比实现增长,但是利润大幅度地下跌。”
2025年1月,氨纶价格仍处于低位,如40D氨纶的价格低于25000元/吨。
浙江一家氨纶企业的负责人说:“从去年到现在,除了个别企业,多数氨纶企业净利润亏损,有些企业的现金流甚至亏损,大家压力都不小。不分体量较小的企业出现关停。”
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峰化学”)董事长杨从登介绍:“2024年,华峰化学整体运行平稳。公司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升级技术、深耕细分市场、实行差异化市场策略等措施,实现产销平衡,表现出较强竞争力。比如,在中高端领域,公司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超出客户预期,提高了市场口碑和品牌价值,市场占有率和客户认可度逐步的提升。”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神氨纶”)总经理张斌介绍:“2024年,公司产品总销量比往年减少近30%,但差别化、功能性氨纶销量增长明显,比2023年增长近一倍,带动公司氨纶平均价格比2023年提高12%,而同期,国内氨纶平均价格比往年下降20%-30%。”
张斌介绍,奥神氨纶坚持深耕差别化领域。去年,公司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走绿色能源、绿色工艺、绿色产品发展道路,在废旧纺织品回收、生物基原料开发、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加大技术创新,推广循环经济。公司可持续产品研制获得重大突破,非粮来源生物基氨纶、填埋级PET来源消费后再生氨纶实现国内首创,具备量产条件。这两款产品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碳排放和废弃物产生,符合全球回收标准和生物优先标签认证。同时,公司加大可持续产品的市场拓展力度,销售重点从传统氨纶向可持续产品转变。“通过参加多个专业展会,我们重塑‘奥神’品牌。”
华峰化学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实现新突破。杨从登介绍,公司陆续推出适用于瑜伽服和运动内衣的高性能氨纶、抗菌除臭防螨功能性氨纶等创新产品。同时,公司扩大可再生产品(通过RCS认证)品牌合作;通过INDITEX验厂认证,获得最高评价等级A级,为进一步拓展欧美市场奠定基础;并在卫材领域获得国际知名品牌认可,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近几年,我国氨纶行业的产能规模持续增长,与此同时,行业技术水准不断进步,企业的差别化和功能性产品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断提升。
卓创资讯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氨纶行业表观消费量为87.4万吨,同比增长17.3%。2019-2023年,氨纶行业的需求复合增速为7.6%,高于多种化学纤维需求增速。2024年,我国新增氨纶产能13.5万吨;氨纶产量约为105万吨,同比增长12%。
杨从登说:“这几年,随着户外运动和瑜伽等室内运动兴起,花了钱的人健康、时尚、舒适性纺织品的需求持续扩大,带动高性能、差异化氨纶的需求量持续不断的增加。”
目前,近50%的服装中含有不同比例成分的氨纶。比如,塑身内衣中的氨纶含量达10%-30%。尤其是来自一些高氨纶含量服饰的需求迅速增加,露露柠檬、蕉内等知名品牌纷纷推出氨纶含量较高的瑜伽服、专业运动服等,提高运动者的舒适感。
不过,下游需求增速不及产能规模增速,供需失衡带来市场压力。2025年,氨纶市场行情和竞争格局会如何?
一方面,现阶段,我国氨纶行业集中度较高。华峰化学、晓星氨纶、新乡化纤等5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合计市场占有率约为70%。2025年,氨纶行业集中度预计会促进提高。
张斌表示:“行业集中度高,使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话语权增强,但也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竞争压力增大,将使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也将加速推动氨纶行业技术创新与产品的质量提升。”
另一方面,氨纶的产能规模仍将增长。华瑞资讯预计,2025年,国内氨纶产能将达到159万吨,同比增长17.6%;氨纶需求有望维持7%以上的增速。
杭州邦联氨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项兴富表示:“今年,氨纶行业新产能投放量仍较多,预计产品价格难有明显改善,市场压力犹存。”
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2025年,氨纶行业仍有产能释放空间,但相比前两年,市场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产品创新和价值提升方面。
张斌表示:“2025年,氨纶行业发展前途总体较为乐观,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氨纶需求增速有望维持在中高水平,但产能继续扩张,将对行业盈利造成很多压力,行业预计将进入‘微利时代’,不过也会为未来市场增长奠定基础。今年,氨纶行业或将进入阶段性投产高峰,此后,行业有望恢复常态增长。”
郑州中远氨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湘东表示:“中小型氨纶企业今年开机率预计不高,竞争压力增大。努力进行产业链融合,坚定运用新技术降低综合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更具规模效益,注重产品差别化的企业,将更存在竞争力。”
杨从登指出,2025年,国际市场形势依然复杂难测,对我国氨纶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挑战。我国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有利于氨纶消费需求提升。“同时,随着氨纶新技术和新工艺持续不断的发展,行业老旧产能加速退出,将进一步影响氨纶行业竞争格局。总的来看,2025年,氨纶市场供需矛盾仍然突出,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预计到2026年,国内氨纶产能的投放速度会减缓,届时氨纶价格有望回升。”华安证券分析师王强峰表示。
面对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氨纶企业致胜的关键是什么?各家企业今年将抓住哪些发展“关键词”?
“差别化发展的新趋势越来越明显。”张斌表示,“2025年,奥神氨纶将接着来进行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高性能、高的附加价值产品,继续开发差别化、可持续产品,提升竞争力。体现智能、防护、健康等理念的氨纶将成为主要研发方向,公司将继续拓展抗菌、抗病毒、防蚊、消臭、导电、阻燃、抗紫外线、温感记忆等差别化氨纶的应用市场,同时,将加快与山东大学开发‘人造蜘蛛丝’的进度。”
绿色是氨纶企业未来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再生氨纶、生物基氨纶、可降解氨纶,成为氨纶行业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绿色环保、可持续氨纶的需求量将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张斌介绍,今年,奥神氨纶将加强与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及亨斯迈等企业的技术合作,形成生物基氨纶、消费后再生氨纶、形状记忆氨纶等新产品的量产,大力拓展可持续市场。公司还计划自主开发可再生生物基氨纶,利用酶催化降解技术,实现生物基原料的循环利用;进一步开发混纺纤维回收技术,具备吨级生产能力。这些都将为公司后续新项目建设储备新产品的工艺技术。
“数智化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华峰化学2025年和未来几年发展的关键点。”杨从登介绍,公司将探索从原料采购到消费后回收再利用的全数智化体系建设。同时,公司将采取绿色和功能化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公司将在产品功能上做“加法”,持续开发并推出低温定型、可染,以及生物基、可降解等绿色生态氨纶,更好地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健康、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公司将在碳排放方面做“减法”,通过采取更先进的技术、更智能的管控,不断降低碳排放量。
在多措并举“练内功”的基础上,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还根据各自的发展规划,扩张规模,扩大“规模效应”。
张斌透露:“在控股单位连云港工业投资集团的全力支持下,奥神氨纶规划建设绿色低碳高端材料示范园区,计划建设年产6万吨生物基氨纶项目、年产6万吨消费后再生氨纶项目,以及年产10万吨石化基氨纶项目。新项目将利用园区内核电蒸汽、绿电等作为主要能源,绿色能源使用比例预计将超过90%,还计划使用园区内污水集中处理系统,打造绿色能源产品产业链,并整体形成生产运行的成本优势。尤其是,新项目将融合智能化与先进控制管理系统,大大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持续提升产品质量。2025年,新项目将完成前期准备。”
华峰化学“年产25万吨差别化氨纶扩建项目”目前正在推进,其中有10万吨生产线万吨生产线从今年开始将逐步投产,预计2026年12月将全部投产。
“2025年,随着重庆基地六期氨纶项目投产,华峰化学在氨纶行业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将更突出。公司将通过‘技术领先+全球化+低碳化’三轮驱动,进一步提升在全球氨纶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在全球氨纶行业,我们正在朝着‘规模全球第一、技术国际领先、绿色品牌突出’的目标不断迈进。”杨从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