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资质

棉纺2022:苦练内功布新局

更新时间:2024-01-21 08:55:07 更新来源:荣誉资质

  2022年已进入尾声。回顾这一年,在俄乌冲突、全球通胀、疫情等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棉纺织行业也无法独善其身。

  这一年,棉纺织市场面临着成本高、需求弱、库存高、利润低的局面,但棉纺织企业面对逆境的心态越发成熟。

  这一年,棉纺织企业加练内功,用科技赋能产品,积极寻求盈利点;这一年,棉纺织企业主动出击,或扩建或并购,加速布局新市场;这一年,我国棉花标准也在逐渐完备,逐步推动了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加速了我国棉纺织行业的“洗牌”。在下游需求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以生产纯棉产品为主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可谓“岌岌可危”。但是,有实力的棉纺企业凭借强大的开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依据市场需求及时改变产品结构,解决了附加值低、销售难的问题。

  如意棉纺集团不断加大对功能性纱线月,其与上海康纶航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新产品“自带抗菌好棉纱——CLEANCOTTON康纶抗菌棉”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如意棉纺采用了源自航天科技的麦克斯韦法物理抗菌技术来加工,使得纱线自带持久抗菌效果,成功探索出一条功能性纱线的新型技术路径。

  为了让服饰兼具保暖性与时尚性,汶上如意色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意色纺”)在今年年初成功开发出了超保暖纱线。

  如意色纺的超保暖纱线是采用聚酰亚胺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在充分了解纤维的特性前提下通过反复试验进行了最佳配比组合,经过紧密赛络纺工艺纺制而成。使用聚酰亚胺混纺色纺纱做成的针织物具有优良的保暖性,低导热系数能保证热量较少通过纤维散失;同时体现出“抗菌”的特性,对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典型细菌,其抑制率达到了 99.99%。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魏桥纺织”)拥有一万多个纱线月,通过对纤维进行预处理加工和纺纱技术创新,魏桥纺织解决了聚酰亚胺纤维静电严重、成网困难、成条蓬松、纤维抱合力差等一系列难点,采用赛络纺纺纱方式保证纱线及织物的品质性能,同时优化纱线捻度及织物组织规格,成功研发了聚酰亚胺纯纺针织阻燃功能面料。

  “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不停地改进革新,不断为客户创造更具市场价值的产品。正基于此,新华源从未停下创新研发的步伐。”福建新华源科技集团总裁陈文表示,2022年企业开发的50S赛络纺单孔锦纶6长丝包芯纱、32S/2精梳棉/锦纶高强耐磨包芯包缠线、莱赛尔/精梳棉系列混纺纱三项新产品通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三项新产品均已批量生产,在不同的市场应用领域,满足了不一样的客户对差别化纱线的需求,获得众多客户好评。

  通过各企业的研发成果显而易见,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差异化、功能性环保产品已逐步成为主流。未来,企业只有更加聚焦差异化中高端产品,才能有更多盈利的可能。

  这一年,由于终端需求受到抑制,棉纺织企业普遍面临着产品库存偏高、利润偏低的难题。然而,企业并未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出动出击,他们立足于自身情况,或并购、或扩张,以不同的形式打开突破口,加速布局新市场。

  有百年历史的江苏大生集团一直以来坚持做精高端纺织不动摇。今年5月,该集团并购华润纺织三家高支纱企业,获得行业关注。

  据了解,三家高支纱企业是全国顶级规模的专业化高档高支纱生产基地、世界唯一能够规模化量产NE200-300特细纱的企业。

  江苏大生集团董事长漆颖斌表示,此次并购是大生集团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大胆探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产品的结构完善,产业链的补强整合。大生集团将与三家高支纱企业一道,持续稳定做好生产经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大力推动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积极打造国内一流纺织产业集团。

  作为差异化纱线的生产者,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8月投建智能化高性能纤维高端定制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总设计规模33万锭,一期总投资10.24亿元,项目定位于高性能纤维新材料的研发,采用赛络紧密纺技术、包芯纱技术等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建设智能化纺纱车间;购置德国特吕茨勒、日本村田等全球最先进的纺织设备1000余台套。产品主要供应国内以及国际中高端品牌,目标市场为中高端服装面料商以及中高端服装品牌。项目投产后,年产各类功能性纱线吨。

  2月28日,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隆东方”)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含),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百隆(越南)扩建39万锭纱线项目”。

  百隆东方表示,本次募投项目将有利于公司扩张海外产能,提升全球化的接单能力;同时,更好地配套下游客户,扩大现有客户采购份额,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伴随着百隆东方定增项目将在越南新增39万锭产能,预计未来两年每年将有20万锭的新产能释放,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牵动着每一个棉纺人的心。这一年,我国棉花无论是从生产标准,或是加工标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进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稳步前行。

  今年4月1日,中国棉花协会正式对外发布《“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团体标准,这是国内第一个棉花可持续生产方面的标准。

  《“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团体标准是中国棉花协会于2021年启动的“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以棉花可持续生产为目标,着重关注棉花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地膜等农业化学品的管理及使用,水、土壤健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温室气体减排,棉花质量与可追溯性,职业健康、安全、福利与社会责任等当前及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今年7月实施的《棉花加工调湿通用技术方面的要求》,有利于棉花加工公司建立完整的棉花调湿工艺系统,加强棉花绿色环保生产加工,对完善棉花加工工艺流程、提升棉花加工质量、促进棉花加工产业的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推动棉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今年9月实施的《棉花加工公司服务能力评价规范》行业标准推动了棉花收购和加工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强化棉花收购、加工等环节质量管理,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棉花质量管理和企业绩效评价机制,对于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打造品牌棉花,促进棉花加工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标准化在助力数字棉花工作中也充分的发挥了引领作用。如《棉包信息管理作业规程》国家标准与《棉包信息采集作业规程》行业标准是信息化基础核心标准。在棉花加工环节通过规范棉包信息采集,为每个棉包赋予了唯一的“身份证”条码标识,开创了棉花行业数字化新时代,同时棉包条码与产业链相关环节的信息绑定,推动了棉花全产业链数据融合,为检验环节的扫描核查、仓储环节的仓单生成、贸易环节的结算依据、物流环节的智慧运送、纺织环节的精准配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对棉花产业体系调整、创新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回首2022年的棉纺织行业,未知与变数,并未让企业迷茫;挑战与机遇,激发出企业自身的发展韧性。

  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下,今年以来棉纺织行业一直在负重前行。1-10月,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企业纺纱和织造设备利用率均较去年同期显而易见地下降,尤其是纱产量持续处于负增长状态。在“金九银十”旺季预期下,市场在9月份经历了一波短暂的订单潮和去库存后,10月份市场需求再度降温。

  棉花价格大大波动,内外棉价差波动剧烈,3月下旬开始,内外棉价差倒挂,最高时超过6700元/吨。棉花与粘胶、涤纶短纤的平均价差处于历史高位,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使用非棉纤维,生产差异化产品。棉纱和棉布价格持续下跌,并且跌幅不断加深。在此基础上,棉纺织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利润下降,亏损面扩大。

  面对下游“旺季不旺”与原料价格波动的被动局面,棉纺织企业主动出击才能掌握市场主动;在不确定性中去做确定和能掌握的事,即坚持产品创新,推进管理创新,进行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探寻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路径,才能屹立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

  今天,技术创新正在改变着棉纺产品的内涵与外延。材料技术的突破,结合工艺技术的发展,使棉纺织产品的品类与边界持续拓展。这一年,发展较好的棉纺织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非棉纤维与棉纤维的融合应用,这不仅缓解了棉花原料的供需缺口,而且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功能性与差异性。

  未来,棉纺织企业应该结合消费潮流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赋予新功能。通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精益管理的方式降低产品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通过结构优化、功能赋予的方式拓展应用领域,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加大对绿色原料的开发应用力度,使用节能工艺生产绿色产品,全方面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电话:191-5371-9575
立即咨询>>

鲁公网安备 鲁ICP备2021027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