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一封监管函引热议抗病毒面料又起“褶皱”

更新时间:2023/10/10 18:02:00 更新来源:新闻资讯

  因未客观、完整反映抗病毒抗菌面料项目相关情况等,近日,安奈儿接连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监管函以及深圳证监局的警示函。

  不过,这丝毫没有减弱上市公司对抗病毒面料概念的热情。2023年,“抗病毒面料”热潮仍在持续。

  安奈儿抗病毒抗菌面料的风波始于去年6月。清华大学的李景烨团队利用电子束接枝改性技术,开发了一种能够广谱消杀新型冠状病毒等包膜类病毒及各种细菌的抗病毒抗菌功能纺织面料,将其用于个人服装及家居纺织用品的制作。

  该团队还拿到了权威机构出示的检测报告,证实其电子束接枝技术能够有效对抗新冠原始毒株与奥密克戎毒株。根据国际公认的抗病毒纺织品标准,抗病毒率超过99%可以称为“有效”;检测结果为,他们所制备的抗病毒抗菌纺织品对于新冠病毒达到了99.89%的抗病毒率,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

  此后的两个月,安奈儿发布了重要的公告,该团队授权安奈儿的子公司在抗病毒抗菌功能纺织品领域无偿使用其拥有的以上电子束接枝技术,且在儿童服饰领域为独占许可合作,许可合作期限为20年。

  在去年11月17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安奈儿方面称,将努力在2023年年初完成生产线的设立,实现相关面料的规模化生产。受该消息影响,安奈儿股价多次涨停。

  安奈儿股价的一路高涨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去年12月1日,深交所就向安奈儿下发监管函,要求其说明面料功效,2023年年初实现量产的可能性,是不是真的存在迎合市场热点进行概念炒作的情形,是不是真的存在违反信息公开披露准确性、及时性、公平性等问题。

  1月3日,深交所再次向安奈儿下发监管函。深交所认为,安奈儿在2022年11月期间对公司抗病毒抗菌面料披露不准确等行为违反了深交所相关规定,安奈儿董事会秘书宁文对上述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负有重要责任。深圳证监局网站也在同日公布了《关于对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宁文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尽管屡次引发监管层关注,但是安奈儿近两个月股价仍呈大幅上涨趋势。自2022年11月17日以来,安奈儿共发布8次股价异常波动公告。2022年11月18日至2023年1月5日,安奈儿股价累计涨幅超过202%。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各类“抗病毒神器”纷纷走红并脱销。安奈儿股价的强劲表现,也引得众多纺织企业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围绕抗病毒面料“跑马圈地”。

  1月7日,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布消息称,公司抗病毒面料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公司该款面料抗病毒功能可通过功能性纤维或功能性助剂来实现。“南山智尚基于脂质体囊泡技术进行抗病毒面料开发。脂质体囊泡技术,相当于胶囊缓释技术,可以长效释放银离子,具有长效抗病毒的效果。”

  1月8日,红豆集团有限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新型抗病毒面料舒适服装。据了解,该款产品是红豆集团联合深圳市力合云记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来处理纺织面料,使其具有抗病毒功能。检测报告数据显示,相关样品对新冠病毒的灭活率达到99.98%。

  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表示,这是开辟舒适新赛道后,红豆坚持高端化发展,注重科学技术创新的又一重要举措。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任谢小保在公开演讲中表示,不建议企业过度关注新冠病毒,以及将新冠病毒作为抗病毒功能测试用病毒。谢小保称,目前新冠病毒并不稳定,并且只是一种单一类型病毒,作为测试病毒应当选用性能较为稳定的病毒,比如流感或者肠道病毒等,“这些病毒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遗传特性比较清楚”。

  安奈儿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也表示,抗病毒抗菌有效性的检测是相关检验测试的机构依据相关准则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而实际生活的场景复杂多变,与实验室条件未必相同,存在抗病毒抗菌面料对包膜类病毒、细菌、部分真菌的实际压制效果与检测结果有差异的风险。安奈儿指出,该面料的应用及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尚待进一步明确,抗病毒抗菌效果需经市场检验,市场对该技术的认可和接受仍存在不确定性。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总工程师陈宝建告诉《中国纺织报》记者,抗病毒面料主要是将抗病毒功能整理剂通过后整理法以物理吸附的方式结合到纺织品上,或者通过接枝改性,即从高分子材料角度在主链特定位置引入功能性支链聚合物。电子束接枝技术是利用电子束在纺织物的纤维大分子上打开化学键,再将若干个制剂分子“嫁接”到这个纤维大分子中。“这种嫁接上去的类似于树杈状的制剂分子带有正电荷,而包膜类病毒、细菌、真菌带有负电荷,在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作用下,制剂分子将刺破病毒、细菌、真菌的包膜,进而达到灭杀的目的。简而言之,是通过破坏病毒的‘外衣’达到消杀病毒的效果。”

  陈宝建坦言,近几年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暴发,抗病毒面料的开发很活跃。然而抗病毒面料目前大多处于量产前的测试改善阶段,抗病毒效果仍然需要接受检验,并且人类对于该类产品的接受程度仍要进一步观察。

  在千帆竞发的面料赛道中,企业另辟蹊径以求发展。然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抗病毒面料目前“噱头”的成分更大,因为当前抗病毒面料并无国家标准,而抗病毒具体达到的效果等,也需要一些时间的验证。

  陈宝建介绍,抗病毒面料的效果一定要通过具有检验测试资质的实验室按照国际或国家标准进行仔细的检测的结果进行判定。然而对于抗病毒测试,由于国内尚无纺织品抗病毒活性测试标准,一般都会采用《国际标准纺织品-纺织品抗病毒活性测定》(即ISO 18184)进行纺织品的抗病毒功能定量分析。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马丕波也指出,抗病毒纺织品的量产会面临一系列的考验,推向市场除了要满足抗病毒纺织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市场性,最大的问题是产业标准化。一种产品从实验室到量产推向市场,满足产业标准、国家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同时,抗病毒产品直接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受到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目前抗病毒纺织品标准还是在用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相对来说只有推荐性标准。”谢小保说。2021年,他作为《抗病毒功能纺织品》团体标准起草组组长发布该标准,“这个团队标准有一定的规范作用,至少对一些指标有规范和依据”。

  在谢小保看来,未来抗病毒发展前途最大的应用领域是纺织品行业,疫情推动了行业发展。但他更担心市场的规范性问题。他认为,上述团体标准采用并不广泛,法律和法规等配套措施不完善。在热点推动之下,很多企业可能仅仅是为了赚热度,并没有把精力放在研发技术上,最终因为技术不成熟,导致出现一些参差不齐的产品宣传,反而影响行业发展。

  “面料企业在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的同时,还是要脚踏实地展开产品研制。”陈宝建说。

电话:191-5371-9575
立即咨询>>

鲁公网安备 鲁ICP备2021027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