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备用:
9月12—14日,由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和中国矿物加工大会理事会共同主办的2025中国矿物加工大会(CMPC)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召开。大会以“绿色、智能、共享、创新”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矿山企业及设备生产单位的院士、专家学者、青年科技工作人员及企业代表等1500余人共襄盛会。
开幕式于9月13日上午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主席沈政昌教授,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张海波,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大会主席冯夏庭教授分别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王国栋、刘炯天、姜涛、赵跃民、徐政和等多位院士与行业领军专家。大会执行主席、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韩跃新教授主持会议。
冯夏庭在致辞中表示,东北大学从始至终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深耕矿业工程与资源开发领域,致力于推动矿物加工与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我国矿产资源的高效、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同仁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共同交流矿物加工领域的前沿科技进展,一同推动我国矿物加工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沈政昌强调,矿物加工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面对复杂国际形势与资源需求升级,必须加快推进矿物加工产业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推动我们国家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可持续开发利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保障国家战略性资源安全,为建设矿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张海波表示,辽宁作为矿产资源大省,将持续支持绿色矿山与智能选矿等科技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开放包容的合作体系,加强技术交流与产能协作,打造矿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构建安全、稳定、可持续的国家资源保障体系贡献辽宁智慧。
大会设置院士报告主会场和16个专题分会场,涵盖破碎磨矿、浮选理论与工艺、物理分选(重、磁、电)、选冶联合、选矿智能化、资源循环利用、矿物材料等多个前沿方向。王国栋、刘炯天、沈政昌、姜涛、赵跃民等多位院士作大会主旨报告,分享了在AI+钢铁、矿物分离能量学、粗颗粒浮选、铁矿造块理论与工艺、煤炭清洁分选等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厂商展览与技术交流活动。本次会议共收集论文摘要500余篇,汇总专家学者报告400余篇,并评选出“2025中国矿物加工优秀青年论文奖”,旨在激励青年学者立足产业需求、勇攀科技高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东北大学在矿物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底蕴和显著的学科优势。近年来,学校在难选铁矿清洁高效利用、智能选矿装备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本次大会的召开,不仅为全国矿物加工科技工作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进一步彰显了东北大学在矿业工程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引领作用,对推动我们国家矿物加工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