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正规:
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是对原材料来加工,赋予原材料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加工工具,大多数都用在高效、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中的有关零部件。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模具已大范围的应用于建筑、交通、汽车、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根据加工成型方法的不同,模具可分为冲压模具、压铸模具、锻造模具、铸造模具、挤压模具以及其他模具。
由于绝大多数模具都是针对特定用户单件制作的,因此模具企业与普通工业企业相比,呈现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的行业特点。
近年来,得益于中国工业化程度提高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模具制造业亦稳步增长。我国模具制造企业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进行业务转型和产业升级,实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目前我国慢慢的变成了世界模具制造大国和模具贸易大国。
模具行业与诸多行业关联性高、涉及面广,下游市场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也带动我国模具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驱动我国制造业升级,也将给模具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如上图所示,2011年以来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一直增长。至2019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118.96亿元,较2011年增长近100%。
随着我国模具制造业的逐步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模具制造业出售的收益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至2026年,模具制造业出售的收益预计会增长至4,445亿元。
进出口方面,近年来模具出口规模逐年递增,进口规模呈下降趋势。海关总署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模具进口额为24.84亿美元,到2021年进口额下降至14.58亿美元。
2012年,我国模具出口额为37.31亿美元,到2021年提升至74.79亿美元,我国模具行业净出口额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
图表5:2012-2022年中国模具行业进出口额统计及增长趋势(亿美元)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至2023年我国铝挤压材产量为2,138万吨、2,202万吨、2,150万吨、2,315万吨,根据目前的铝型材加工行业成本测算,平均每生产一吨铝挤压材需要消耗模具成本约为270元.
因此,经初步估算,2020年至2023年铝挤压材产量所对应的挤压模具市场规模约为58亿元、59.亿元、58亿元、62亿元。
图表6:2020-2023年中国铝挤压材产量及挤压模具市场规模(万吨,亿元)
目前,国内部分铝型材厂商自建了挤压模具生产车间,进行内部配套,但产能通常较小, 专业化设计开发能力有限。
国际竞争方面,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起步相对较晚,而欧美发达国家技术领先程度较高,持续性研发投入大,工艺设计理念先进,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高,制造的产品在常规使用的寿命、稳定性、可靠性、精度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优势。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人力成本、劳资关系、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国外企业在运营效率方面存在一定劣势。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下游应用领域的丰富及产品需求的一直增长为国内公司可以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基础,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工艺改进提供了保障。总体上,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不断缩小。
国内竞争方面,在铝型材挤压模具领域,公司数众多且分散,市场集中度低。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较低,受人才、技术、工艺、资金、客户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其低端产品同质化明显,高端产品及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不够,产品质量总体稳定性不足、品种结构较单一、一站式配套服务能力弱,从而没办法形成品牌竞争力。
与此同时,国内少数领先公司制作规模较大,逐步的提升生产装备柔性化、自动化程度,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延伸一站式配套服务,在中高端应用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突出,市场占有率日益向该等领先企业集中。
未来,模具行业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将呈现以下主要发展的新趋势:(1)领先企业市场占有率提升,行业集中度慢慢地提高;(2)国内低端市场相对饱和,中高端市场国产化步伐加快;(3)生产制造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生产效率极大提高;(4)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定制化研发设计能力,成为竞争的主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