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代理:【钢钢看见】鞍钢集团发布汽车钢解决方案品牌ANautoS;刘键与世界钢铁协会副总干事钟绍良座谈交流……
来源:九游会代理    发布时间:2025-11-20 13:32:56

九游会正规:

  本报讯 11月13日,鞍钢集团汽车钢客户大会暨汽车钢解决方案品牌ANautoS发布会在鞍钢会展中心举办。ANautoS的发布标志着鞍钢集团汽车钢业务进入集约化、一体化发展新阶段,将为我国汽车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成旭出席活动并致辞。鞍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斌,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徐世帅;东风汽车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比亚迪执行副总裁何志奇,广汽集团副总经理江秀云,中国一汽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蒋文虎等出席活动。

  谭成旭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世界汽车产业正在聚焦轻量化、安全性等主题,加快创新迭代,展开深度竞合。我国汽车产业作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凭借规模优势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推动我们国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和生产国。鞍钢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钢生产企业,始终紧跟汽车产业变革创新步伐,在体量规模、科学技术创新、服务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的提高。未来,鞍钢集团将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深化协同创新体系;坚持客户就是上帝,全面升级客户服务体系;坚持品牌赋能,全面构建卓越品牌体系,与各位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共创美好未来。

  据了解,鞍钢汽车钢解决方案品牌ANautoS整合了鞍山钢铁、攀钢、本钢、凌钢、鞍钢联众5大生产基地8大品牌的核心资源,形成覆盖热冷轧板、酸洗板、镀锌板、不锈钢、棒材等全品类汽车钢产品矩阵,通过“一个面孔、全链协同”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定制、技术研发到供应链保障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年服务量超900万吨,可满足350余款车型的多元化需求。

  来自全国153家汽车客户的270多名代表及行业专家等参加活动。 (石运来 田世群)

  本报讯 11月13日,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键与世界钢铁协会副总干事钟绍良在河钢总部座谈交流,共话合作友谊,携手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刘键介绍了河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状况。他表示,河钢加快钢铁垂直模型研发应用,不断的提高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水平,同时氢冶金项目实现连续稳定生产,并成功出口“绿钢”产品,持续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河钢将认真履行会员企业的职责,一如既往地支持世界钢协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协会活动,以自身的实践成果传递中国钢铁声音,携手协会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钟绍良介绍世界钢协近期工作进展情况,祝贺河钢荣获生命周期评价卓越成就奖。他表示,河钢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领域的具体实践,已经走在行业的前列,值得学习借鉴。世界钢协将发挥国际性组织的作用,在行业新动态、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持续为会员企业做好服务。期望河钢继续参与和支持协会各项活动,积极分享在不相同的领域的经验做法,共同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蒋雄伟)

  本报讯 11月8日,晋南钢铁集团一级能效暨全国领先型智慧空压站揭牌仪式在其总部顺利举行。该项目的落地,不仅标志着晋南钢铁在能源精细化管理领域实现突破,还成为钢铁行业践行“极致能效”与“数字化转型”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

  晋南钢铁集团总裁张天福、中国冶金报社副社长范铁军、哲达科技董事长沈新荣出席揭牌仪式并发表讲话。晋南钢铁生产副总裁付卫兵主持仪式。

  张天福在讲话中表示,晋南钢铁建成全国领先型智慧空压站,源于在三方面的持续深耕:一是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引进先进节能设备与工艺,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二是深化智能制造应用,搭建数字化管控平台,推动能源系统从“粗放管理”向“精准调控”转型;三是完善绿色发展体系,将节能项目全面融入全产业链低碳布局,形成多环节协同降碳的良性循环。该项目已成功获得一级能效标准认证。

  作为项目设计与承建方,沈新荣详细的介绍了技术亮点与合作价值。他表示,晋南钢铁打造中国领先的一级能效空压站,是对前沿节能技术的一次重要实践。 “该项目的成功,对双方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特别是哲达‘能碳智脑AI(人工智能)+群控技术’经受住了大型钢铁企业的严格检验,为行业绿色转型贡献了实实在在的价值。这也为整个钢铁行业树立了智慧能效提升的典范。”沈新荣说道。

  范铁军从行业发展维度点评项目的深远意义。“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临近,碳市场全面运行、欧盟CBAM(碳边境调节税)即将实施,绿色低碳已从‘成本项’转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范铁军表示,节能是绿色转型的关键——全国每年排放约12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有约87%的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活动相关,钢铁行业亦遵循这一规律,做好节能既能降本又能降碳,短期创造经济效益,长期积累绿色收益。当前钢铁行业节能已从“一次能源使用”阶段、“二次能源利用”阶段,迈向“新旧能源混用”阶段,再到未来能源“通用”阶段。晋南钢铁与哲达科学技术合作建设的“一级能效空压站和全国领先型智慧空压站”,是一个把“极致能效”从理念转化为实践的优秀案例,实现了企业的深度节能,实现了减污降碳的协同,实现了绿色和智能两大发展主题的统一。 (王志 丁卫国)

  本报讯 11月12日,笔者从首钢集团水钢制造管理部获悉,依托首钢股份的资源与渠道优势,水钢两种工业副产品在首钢股份在线平台竞价中实现大幅溢价成交,溢价率分别达90%和640%,预计年创效2000余万元。

  此前,水钢部分固废附加产品因金属杂质成分复杂,通常都是委托周边公司进行提纯处理,去除有害元素后返回烧结工序循环利用。这种传统模式让工业副产品的潜在价值被低估,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激活这类“沉睡资产”,成为水钢推进降本增效工作的关键课题之一。

  在水钢党委的有力部署下,制造管理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于今年7月份启动专项攻坚,组建市场调查与研究小组,深入贵州省六盘水市周边5家相关企业走访调研、摸排需求,精准掌握工业固废附加产品的市场应用场景、资源需求及市场定价等情况,同步组织炼铁事业部人员前往攀钢、呈钢等兄弟单位对标学习,借鉴其他钢企工业副产品的加工处置与市场化销售经验。制造管理部还联合质检人员重点对两种工业副产品做全面元素分析,精准锁定其符合市场需求的核心价值属性,为市场化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有了资源供给,该如何将之推向市场?首钢股份在线平台的资源赋能成为破局关键。在寻求市场渠道的过程中,水钢业务员主动对接首钢股份在线平台,按要求全面提交了两种工业副产品的成分化验数据与市场信息,借助平台覆盖全国的客户资源与成熟的竞价机制,构建了相较于线下更广阔的线上销售渠道。

  水钢制造管理部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这种“企业核心资源+平台渠道优势”的合作模式,打破了区域市场局限,为水钢工业副产品实现价值最大化搭建了重要桥梁。 (杨德清)

  本报讯 近日,柳钢核心产品柳州本部厚钢板和热轧钢带,广西钢铁热轧钢带全牌号顺利通过权威机构碳足迹核算,荣获产品碳足迹证书,其碳足迹核算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产品碳足迹证书的获颁,标志着其产品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控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柳钢在绿色低碳转型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为何要做“碳排放体检”?当前,绿色低碳已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答题”。产品碳足迹证书,就如同产品的“绿色身份证”,重要性凸显。为取得这张“绿色名片”,柳钢科技中心牵头,各部门协同合作,高效完成了从申请到获证的全流程。其背后,是柳钢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的深刻转变,展现了该企业在绿色赛道上的技术底蕴与行动力。 (唐新 陈曦)

  11月5日,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网箱型工船试验平台“湛江湾1号”驶入湛江招商国际邮轮港码头并安全靠泊(如图)。据悉,这艘被称为“海上移动牧场”的“钢铁巨鲸”,平台总长为154米,总宽为44米,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分为12个独立的养殖区域,能够同时养殖多种鱼类。作为深海重器,“湛江湾1号”适用于南海千米乃至万米水深的全海域养殖,极大拓宽海水养殖的生产空间。据了解,“湛江湾1号”用钢100%来自宝钢股份湛江钢铁。 (王推陈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