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体育网页版/橡胶输送带
姜维: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 以标准助力钢铁工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年一度的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钢标委”)年会推迟到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要求,总结2019年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标准助力钢铁工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19年,钢标委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各委员单位和秘书处承担单位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的全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2019年,钢标委完成了换届,组建了第五届委员会。这一年,围绕钢铁行业“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绿色发展,努力提高钢铁行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的总体要求,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
2019年,钢标委根据“加快建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标准体系是标准化工作重中之重”的总体要求,深刻认识标准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精准把握建设钢铁行业高品质衡量准则体系的着力点,明确标准化工作方向,更看重标准化顶层设计,更看重标准体系结构改革,更看重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更看重全方位对外开放。坚持标准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标准与质量提升相结合,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相结合,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围绕新材料、质量提升、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制造等方面开展标准研制工作,标准体系不断充实完善。
2019年由钢标委归口的标准共发布163项(其中国家标准102项、行业标准61项),国家标准外文版8项,截至2019年12月31日,由钢标委归口的现行标准总数共1774项,其中国家标准1053项,行业标准721项,国家标准外文版77项。
2019年,钢标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积极组织并且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共计完成标准审定177项(其中国家标准96项、行业标准81项),国家标准外文版8项;新申请标准立项127项(其中国家标准37项、行业标准90项)、标准外文版44项(其中国家标准41、行业标准3项)。
2019年,钢标委紧密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急需,以满足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需求为目标,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加大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标准的研制。重点围绕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用钢、先进轨道交通用钢、功能复合化建筑用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强度汽车用钢、能源用钢等重点领域,完成并发布了《船舶及海洋工程用低温韧性钢》、《船用高强度止裂钢板》、《铁路机车、车辆车轴用钢》、《钢筋混凝土用热轧耐火钢筋》、《数控机床用齿轮钢》、《汽车用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 第12部分:增强成形性双相钢》、《700MW及以上级大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等一批重点新材料标准的制定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和共性突出问题,促进了先进钢铁结构材料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生产采购等环节的有机衔接,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根据《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为充分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钢标委通过不断提升标准技术水平、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从根本上改变了钢铁行业标准水平不高、更新速度慢的问题。
目前,与国外同级别标准相比,钢铁行业标准的整体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准水平的提升,也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2019年,钢标委重点完成了《铁路用热轧钢轨》、《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高碳铬不锈轴承钢》、《热双金属带材》《输送带用钢丝绳》、《耐蚀合金无缝管》等一批重点质量提升标准项目的修订,通过标准技术水平的提高,体现了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技术能力,更好地满足了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增强了我国钢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019年,钢标委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钢铁工业,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能耗限额、能效评估、污废水处理回收利用、监测与管理等方面加快了标准的研制速度,完成并发布了《电弧炉热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电弧炉工序能效评估导则》、《连铸工序能效评估导则》、《钢铁企业综合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规范》、《钢铁企业低品位余热检测与评价方法》等38项重要标准,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推动了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钢铁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配合《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等行业绿色转型的需要,钢标委加大了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等领域标准研制力度。2019年完成并发布了《钢铁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取向电工钢》等首批5项绿色制造行业标准,标准技术内容体现了钢铁绿色制造、全生命周期理念。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标志着钢铁工业绿色制造标准化工作的新开端,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在研绿色制造标准计划项目有40项,主要包括建筑用钢、汽车板、家电板、海工钢、铁路用钢、装备制造用钢等绿色设计产品标准的研制;热轧带肋钢筋、钢帘线、球墨铸铁管等领域绿色工厂评价标准的研制。构建了涵盖基础通则、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方面的绿色标准体系。
2019年,钢标委共组织中国专家 87人次参加15次国际会议。由我国主导制定的《钢丝绳、悬索桥主缆预制平行钢丝索股规范》、《道岔钢轨》两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新增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6项;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对口单位,完成投票221项,提出意见138条,投票率达100%,为世界钢铁工业的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2019年,钢标委通过梳理本领域标准现状,针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走出去和在海外建厂等方面提出了钢铁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外文版研制计划共计44项,另有8项已发布,10项完成报批。
根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钢标委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ISA)、中关村材料试验联盟(CSTM)钢铁领域团体标准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了国标、行标与团标的有效衔接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团体标准的发展。
2019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团体标准 22项,其中《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钢塑复合管》、《铸余渣钢用分隔板》两项团体标准,成功入选2019年工信部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
根据《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的规定,2019年完成了钢标委及其下属钢管、基础、盘条与钢丝、力学及工艺性能、钢铁及合金化学成分测定、钢丝绳和轴承钢等7个分技术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同时,启动了钢板钢带、钢筋混凝土用钢、型钢、铸铁管、特殊合金、金属和合金的腐蚀、金相检验方法、炭素材料、特殊钢、冶金非金属矿产品等10个分技术委员会的换届筹建工作。
2019年,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引导钢铁行业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完成了钢标委“冶金绿色制造”、“冶金智能制造”两个标准化工作组的组建,为今后更好开展以上两个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2019年,为了进一步鼓励对钢领域标准化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单位和个人,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委员会工作凝聚力,钢标委组织开展了《标准化工作者突出贡献奖》、《技术标准优秀奖》评选工作,评选出钢标委“标准化工作者突出贡献奖”6名,“技术标准优秀奖”壹等奖4项、贰等奖6项、叁等奖9项。
2019年,钢标委积极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宣贯会、研讨会、技术交流会和培训班,宣讲最新标准化政策、新发布重点标准以及培训标准化基础知识,有效提高了标准宣贯的广泛性和时效性,同时,针对应用需求,将标准宣贯、技术研讨、标准实施效果分析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19年先后组织召开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工模具钢》等有影响力的标准宣贯及技术研讨会14次,共计约2000余人次参会。通过举办重点标准宣贯与技术交流会,使生产、检验和使用各方对标准各项技术内容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为标准的顺利实施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钢标委秘书处充分利用《钢铁标准网》和“钢铁标准”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信息化平台,以及《冶金标准化与质量》期刊和《世界金属导报》等多种渠道,宣传最新标准化政策,传递国内外标准化信息,推广标准化管理理念,跟踪标准制修订过程,传播最新工艺技术,指导解决生产、贸易中的实际问题。目前,网站、微信公众号、期刊报纸已成为秘书处与委员和相关单位沟通的桥梁。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19年钢标委的工作已顺利完成。但我们要准确把握标准化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钢铁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标准化工作本身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加强标准化科学管理,不断提升标准化工作质量。
今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钢标委将按照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为中心,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着力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加强标准化支撑保障,为促进钢铁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2.1抓好“十四五”标准化工作的谋篇布局,进一步提升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标准作为重要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是世界钢铁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一个重要原因是核心技术缺失,特别是一些“卡脖子”的技术和相应的标准还没完全掌握,需要标准及时跟进、填补空白。钢铁行业“十四五”标准体系,是未来五年标准化工作的总体部署。钢标委将以推动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标准引领、规范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现有标准化工作在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实施效果和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问题、目标为导向,提出未来五年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证措施等,进一步提升钢领域标准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程度,构建推动钢铁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
2020年按照项目计划进度要求,钢标委应完成103项国家标准和77 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任务。在保证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的同时,对于新材料、质量提升、节能减排等传统领域要持续发力,对于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烟气综合治理、电弧炉短流程炼钢等新型领域要快速推进。
重点完成《重型热轧H型钢》《超(超)临界高压锅炉管用连铸圆管坯》、《风电装备用螺栓钢》、《深海油田钻采用高强韧合金结构钢棒》、《高温气冷堆堆内构件用核级等静压石墨》、《钢铁行业节能监察技术规范》、《钢铁企业土地资源消耗利用指标定额》等标准的研制。
按照工信部的部署,今年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牵头组织完成了《钢铁行业绿色设计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钢铁行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编制工作,并已上报工信部。遵从《方案》和《指南》的总体设计要求,钢标委组织申报了41项“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计划项目,着手开展钢铁行业绿色园区评价标准制定。在智能制造方面,已征集到近百项智能制造标准项目,今年重点推进52项标准研制工作。
根据《增材制造标准领航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要求,重点开展高温合金、不锈钢、模具钢、金属间化合物、非晶合金等领域标准研制工作。
目前已完成两个领域标准化工作组的组建及“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的编制,并已启动《短流程炼钢企业规范条件》《高炉烟气通风除尘技术规范》等重点标准研制工作。
围绕《2020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2020年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要点》,精准把握标准化工作重点,实现国标、行标、团标的有效衔接。制定项目以基础通用、试验方法、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标准为主,特别是国际标准转化项目;产品标准要更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国际性,重点领域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智能运输系统、航空航天、绿色建筑等,修订项目加大整合修订力度,以升级换代,淘汰落后为主。
围绕实现产业高水平发展的目标,制定具有创新性和国际性的团体标准。积极配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金属学会做好“钢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标准引领行动”项目立项和制定工作,重点做好《钢铁工业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指数》、《品牌价值评价 钢铁行业》、《绿色钢铁产品评价通则》、《超纯净连铸高碳铬轴承钢》、《铬-锰-镍-氮系奥氏体不锈钢钢带和钢板》、《稀土钢》系列标准、《高温合金返回料》等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大力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和应用示范。
继续拓展钢领域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在做好承担的6个国际秘书处工作的同时,努力开创新的工作领域,力争承担更多的国际秘书处和工作组。在稳步推进《结构钢 第3部分:细晶粒结构钢交货技术条件》等8项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工作项目的同时,研究建立国际和国内标准项目同步提出、立项、研制等工作机制,推动国际国内标准工作一体化,积极提出新工作项目提案,例如:制定《不锈钢丝绳》、修订ISO 630-5《结构钢 第5部分:耐大气腐蚀结构钢交货技术条件》和ISO 630-6《结构钢 第6部分:抗震型建筑结构钢交货技术条件》等,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加快实施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聚焦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产品,开展中外标准技术指标比对分析,加大与沿线各国标准互换互认、相互采用和联合制定力度,提升钢领域我国与沿线国家标准体系兼容性水平。
适应新形势,积极推动标准有效实施,利用标准云平台和标准宣贯会等多种渠道,进一步做好标准宣贯以及标准起草人的培训工作。积极探索标准宣贯策划与标准审查同步,提高标准宣贯的广泛性和时效性。健全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加强标准实施信息收集,及时反馈有关诉求。按照国标委和工信部统一要求,在标准文本中注明标准实施遇到问题的反馈渠道,畅通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确保社会各方在标准实施中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反馈。
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工作者突出贡献奖》、《技术标准优秀奖》评审工作;进一步完善钢标委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冶金节能”、“冶金节水”、“冶金绿色制造”、“冶金智能制造”、“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和“高温合金”等分技术委员会的组建和筹建工作。加强新委员标准化知识培训,强化钢标委和各分技术委员会投票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委员在整个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作用。
进一步深化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针对个性化需求,提供标准宣贯、技术咨询、标准比对、实施效果评估、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进一步深化与行业协会、学会、产业技术联盟的合作,积极响应市场和创新需求,在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的领域,及时开展团体标准研制,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进一步深化与下游用户、相关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合作,促进上下游标准的有效衔接,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
经过各位委员和秘书处同志们的共同努力,钢标委圆满完成了2019年的各项工作。今年钢标委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开拓进取,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为钢铁工业可持续高水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